快速导航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思路和新举措

2014年10月20日 00:00 管理员 点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教育处高斌副处长

(摘录)

 

编者按:在10月18日由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国家考试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高峰论坛暨首届住院医师培训峰会”上,高斌副处长作了关于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报告,把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置于宏观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的大背景和坐标中去分析改革的动因,回答了当前临医学教育为什么要改,改什么,如何改的问题。报告分析透彻,思路清晰,参会代表听后受益匪浅,故根据PPT及讲话录音加以整理出文字稿,供大家分享。

一、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概括为“三新”: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新需求,包括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发生深刻变化,老龄社会对医学教育提出严峻挑战,本质上都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类型结构提出新的需求;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包括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2015年,全面启动规培工作;2020年全部新近临床医师全部接受规范化培训;院校五年制本科教育与规培相衔接;长学制2015年起取消七年制,实施“5+3”一体化培养模式)、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将会引发临床医师对临床教学的影响等;三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包括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改革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推进治理体系(“管办评”分离是学校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发挥行业部门的评价作用、人才培养吸收行业部门参与等)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定位、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以及人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等。国际国内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促使了高等教育内部自身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举措

(一)基本思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

(二)目标举措:①以卫生事业发展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岗位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②重点推进“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合格医生培养制度;③深化面向基层的医学教育改革,完善“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建设;④建全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医学教育分阶段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

具体提出“5+1”举措:优化医学人才规模和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建设、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临床实践教育能力建设、加强医学生的通识教育。

1.优化医学人才规模、结构: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增加不超过2个百分点,增量空间小,存量下功夫;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根据需求及教育资源现状,确定招生规模和结构;人才类型结构适当调整,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培养需加强,可经过审批增设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临床医学(精神方向)。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①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②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③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 “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④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培时间计入6年服务期。

3.加快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建设:根据国际医学教育发展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要求,加强医学教育内部改革和内涵建设,2020年完成首轮临床医学本科的专业认证工作。

4.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核心是保持医学教育的系统新和完整性;重点是促进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医学部在医学教育管理上的统筹、协调,扩大其在财务、人事方面的自主权。

5.加强临床实践教育能力建设: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临床实践教育周期长、成本高、实践性强;目前临床实践教学条件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基本操作训练需要加强;基地数量需要增加,教学能力和水平更需要同步相应提高;临床教学管理更需要加强;学生参加诊疗活动受到限制等,临床实践教育能力建设包括临床基地建设、临床教师队伍建设、临床教学法律保障等。加强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就是要充分认识临床基地的重要地位,、强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严格临床教学职务的聘任制度,加强临床教师培训,完善制度政策,保证临床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临床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制度;实施两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放在第四学年结束,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第二阶段毕业一年后进行。扎实、持续开展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进一步推进临床实践改革,推进临床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和临床教师队伍建设,但要深刻认识到模拟教学永远替代不了临床实践。

6.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注重强调专业教育有其合理性,但不能过度强调专业教育。防止培养“单纯专业化的人,片面发展的人”的功利化倾向。知识专业化,将局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能力片面化,形成相应于专业特点的片面的思维定势;情趣的专业化,使人的个性情感、爱好单一化。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把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有关政策规定;二是加强教学工作的研究,没有研究就提不出好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三是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质量的提升,专业教师队伍是基础,教学管理队伍是关键。(根据录音及PPT整理,未经报告人审核,仅作内部参考 

 

上一条:永利集团官网教师赴京参加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高峰论坛 下一条:永利集团官网教师赴京参加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高峰论坛

关闭

网站首页 | 院情总览 | 教学工作 | 学科科研 | 师资队伍 | 党建工作 | 学工在线 | 附属医院 | 人文讲堂 | 办公服务 | 信息公开
版权所有:304.cam永利集团(官方认证)-登录入口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