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4日
晚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应邀作客“杏林讲堂”,为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学子解读药王孙思邈的苍生大医精神。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党委书记柳国庆、副院长王建华、朱小芳,副书记娄钰华,副调研员夏国园,以及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师生200余人现场聆听了讲座。
孙思邈是谁?何谓“苍生大医”精神?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公元525~682年),耀县孙家源人,早年体弱多病,家境贫寒,少年时开始钻研医道药理,精读经史百家之书,青年时已造诣颇深,学成后长期在家隐居,行医治病,济世救人。
孙思邈的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取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为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人类之至宝”。由于他对中华医药学和人类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后人将他奉之为“药王”。
“苍生大医”与“大医精诚”是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对从医者的必备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分析其内含,大体包括医道体认、医德修养、医风模范、医术造诣四方面的内容。张继禹介绍说,由于孙思邈本身既精于道学又精于医学,这一“苍生大医”理念,也深深地烙上了道教文化的印痕。
怎样的医生才是“苍生大医”?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张继禹引用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对苍生大医的阐述,告诉聆听讲座的医学生们,中国古代行医人的根本宗旨是“要抱着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之心”,“对求救之人不分三六九等,不分贵贱、美丑、亲疏,一样作为至今对待”,“要怀着同情心,不分昼夜寒暑,不顾饥渴疲劳,一心救治病人”。如此,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苍生大医”。
道教学生与却病的观念有何关系?
张继禹告诉学子们,道教的多部经典著作如《真诰》等都表达了“学生之道,当先却病”的观点。《洞玄灵宝定观经》则提出了“得道七侯”的观点,即“得道长生”具体表现为七个方面,概括来讲,就是首先要觉察到尘世间各种牵累身心的事物,修身养性,让身心得到安定,努力做到旧疾尽除,身轻体健,还元复命,使身体原有的生机逐渐恢复,最终达到成仙、成真人、成神人、成至人的目标。
“医道同源”,道家修行者为了达成最终目标,首先要懂得医术,调理好自己的身体,探究自己的生命,才能进一步修行。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修道之人“十道九医”,自然会去帮助救治遭受病痛疾苦的百姓。因此,道家很多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老君说百药崇百病》等同时也是医学著作,道家修行者如葛洪、张仲景、孙思邈等也是古代有名的大医,而伏羲、神农、轩辕黄帝、扁鹊子、华佗等13位古代知名的药学家、医学家也被道家尊奉为“药王”。
苍生大医的理念,首先体现在医道的体认上。
道教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道”。孙思邈秉承这一思想,认为医参道枢,学医的目的在于体天道好生之德,业济苍生。在《千金翼方序》中,孙思邈将医术之精微与大道之枢要相参,将方药救人的功德与天道生生之德相比,将行医称为“辔策天机”,将行医目的归结为“全生之德”,这就在医道的体认上,也就是对医道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上,将它定位在“体天道好生之德”这一目的。
张继禹对此解读说,医道是天道的延伸,医生是天道生生之德的代表;用现代通常的说法,医生就是天使。
道教认为一切万物皆由道生,皆含道性,天道好生而恶杀,而孙思邈将天道好生之德由人推及一切含灵。张继禹认为,孙思邈不用生命为药,正是道医的独特之处,也正是医道体天地好生大德的必然结果。
重生就是重道。
对中国人而言,“生”的概念非常重要,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张继禹说,能不能成道,能不能得道,也是要用“生”来检验,所以“生道合一”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信仰追求。这种思想在《想尔注》《太上老君内观经》《坐忘论》中都有非常精辟的阐述。
《太上老君内观经》里还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强调道与生的关系。道是微而隐的,没有状貌形象的,它体现在具体事物生育成长的过程中,天地万物能否保持生机盎然是能否守道的外在标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开篇讲的就是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过程。中国人总括一年四季万物的变化过程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杀是互根的,四季中的秋收、冬藏就是为了来年的春生夏长。在道教看来,只有生道合一,才能永续发展,从个体生命来讲才能长生久视。如果没有了“生”,那么“道”也就没有了着落点。因此,道与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张继禹总结说,道教是最贵生、最重生的一个宗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形式本身就体现了神之属性,神是道的载体,故人的生命的存在即体现了道的存在。人与道的关系,就好比鱼与水的关系,鱼离水则死,人失道亦不能生。所以,道教特别重视养生、摄生,而养生、摄生的最重要目的乃在于体道。
道家经典中对生命的歌颂,意在使人们对生命满怀神圣,充满敬畏,让人更加懂得重视生命和一切生命的存在价值,追求生道合一的境界。
重生就要顺应自然。
重视生命与顺应自然,是道、医两家共同的主张。道教认为,天地是个大身子,人身是个小天地。道门认为修丹的过程与天地造化的过程是同构的,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意即修丹要效法天地自然的阴阳造化,也就是要洞晓阴阳,深达造化以结丹合道。
道教也对古代科学也多有贡献,这与道教形神俱妙的追求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医道不分”或“医道同源”,道教学术与中医学不仅在理论上有着密切不分的关系,如,“元气论”、阴阳五行理论等,还在实践上对中医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重生就要重朴。
道与生相守,以道养生,重在保持生命的朴真,不受外在财货声色的缠绕,保持心身的宁静与和谐。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张继禹解释说,我们对庄子这句话的理解有误。庄子的愿意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认知的追求没有止境,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认知,是不合适的,应该知止。重要的是如何保身,如何全身,如何尽年,应该把注意力转向生命的追求,而不是认知的无限扩展。
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天道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是无为的。老子说:天道无私,也就是说,自然之道没有私心、私利的追求,是自自然然的;而人道是有为的,有为就会有牵累,各种身心牵累。
所以修道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天道,以达到全生、尽年的目标。《道德经》里讲“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张继禹说,这句话太深刻了,大道其实是平坦的,但常人总是暗自算计着想走捷径,不想走平坦的大道,结果走到小路上去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张继禹感慨,人们都把好听、好看、好玩、珍贵的东西当成自己的正当追求,结果拖累了自己。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张继禹多次引用老子、庄子的话,启迪现场聆听的学子们,要明白生命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从朴以真爱生活。
《道德经》第19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的本质是质朴而无华,像生命之初的婴儿一样。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也就是要求学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这样才能与道合一,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而走向这种复归之路的关键则是“少私寡欲”。
道教所倡导的“抱朴”,依托于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实现。张继禹说,真爱生活是一种智慧,古老的道教,正是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使世人更为合理、合“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素朴纯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与天同寿。保持恬淡无欲、清静素朴的思想,不过分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不为个人的私欲而绞尽脑汁,不为个人的得失算计而心神不安,始终保持“安时而处顺”、“知足而常乐”的高尚情操,养成“与人无忤、与物无争”的旷达胸怀,才是“返朴归真”的真谛所在。
张继禹说,在我们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尤其需要这种返朴归真的境界。
庄子提出了返归淳朴的措施。从原则上讲,就是“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即不要用人为的东西去毁灭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毁灭性命,不要因贪求名声而成为名声的牺牲品。这样“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简以享受生活
简的相对语是繁,人生在世的根本不是繁而是要简。从简是道教应物处事的重要指导思想。简就是要“简易”、“简约”,就是要抓住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简的原则是要少思、安闲、轻松。张继禹说,“至道不繁”,从简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轻松的心情,相互交往也没有那么多机关和算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孙思邈则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保持了这“十二少“,就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张继禹说,简单生活即由心灵的虚闲开始,抛弃一切牵绊,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与“道”同游。日常生活也应以简易为好,天天美味大餐于身体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
从简还要“崇俭抑奢”,这也是道教的传统美德。太上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俭”,即节约,包括对物质追求的节制和个人贪欲的抑制。老子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
重积德落在慈善
孙思邈非常重视医德,在《大医精诚》篇中他指出,大医要“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张继禹解释说,作为苍生大医,要有慈悲济世的大志向。
恻隐之心是儒家关于人性的重要概念,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仁”的根源。而孙思邈强调大医要发大慈恻隐之心,即是强调医德的源泉来自人类的天性。因此,在孙思邈看来,医道是体天地好生之德,医德是人性本然之善的自然流露。
孙思邈非常重视医德修养,他在《大医习业》篇中列出了养成医德的途径:“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强调从医者要明仁义之道,养慈悲之德,更要体人性之真,任天数之运,不以吉凶挂意,不以得失留心。
大医之德体现在治病过程中,就是良好的医风。孙思邈认为,大医风范,在一“诚”字,体现为澄神内视,不皎不昧,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一任人性本然之善行事,一任医者普救含灵之苦的天职行事。
在《大医精诚》篇中,孙思邈对医风进行的详细的论述,主要体现为:一是在对待病人上,患者无论贵贱贫富、老幼美丑,一律像亲人一样看待。把病人的烦恼当自己的烦恼,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救护病人。如果病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医生要从内心感到难过、同情、怜悯,不能产生一点不快的念头。二是在诊病过程中,要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不能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逞能,炫耀自己,猎取名誉;不能不顾病者的痛苦,贪图享乐;更不能依仗自己的专长,一心谋取财物。三是在处理同行的关系中,应慎于言辞,不谈说他人短处,诽谤攻击其他医生,炫耀自己的名声。
张继禹的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博得了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张继禹还与多位学子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学子们的现场提问。
【人物名片】
张继禹,汉文成留侯张良后裔;中国道教创始人——“嗣汉天师”张道陵第六十五代裔孙,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荣誉
教授。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报》记者吴艳玲采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