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努力实现《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目标,现就全面提高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一)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学校正处在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的重要时期。建成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校既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大学的办学水平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只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四大功能相互支撑,才能为学校的内涵提升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始终把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要务”,把确立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作为学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重心、工作模式的转变,从思想观念、时间精力、改革举措、体制机制、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等方面,全面系统自觉地维护和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二)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成长发展之基,也是积极应对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根本法宝。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贡献度是学校评价各项工作的首要指标。
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不同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不同的质量目标。我校本科教育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创造性地解决本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本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符合度。
要把追求人才培养特色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各专业应依据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实际,科学合理地确立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从人才培养途径、方式、机制等方面入手,围绕特色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持之以恒,重在积累,以此提升核心竞争力。
要把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牢固树立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理念,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优化专业结构,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优化课程体系,把追求效益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效益作为各项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
(三)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大举措,是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体制保障,也是我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当务之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是集学校所有工作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学校各项工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而形成的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机整体。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一个中心、两个提高、五个必须”,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为抓手,必须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指导与管理,必须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水平,必须积极建立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必须努力健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资源配置、经费安排、绩效评价的政策体系,协调各种关系,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2-2020)》,在2015年之前完成专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工作,使学校总体布局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2017年之前,组建10个左右的主干专业群,实现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共同增长。
各二级学院成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学院的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各专业成立由相关学科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小组,主干学科的学科主任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本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监管力度,建立学校的专业评估机制、专业预警和淘汰机制、校内教学资源优化调整机制,激活二级学院办好专业的主动性。
(五)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要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今后五年的主要着力点是:努力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专业教育为主导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以专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大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革力度,积极构建专业共享平台,提高课程体系的集约化水平;通过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方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以专业、学院为单位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六)深化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与方法为根本目标,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改革为着力点,继续深化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积极应对信息化引发的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把国外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模式、质量标准和评估考核方法等引入到我校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以专业为单位整体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七)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性为目标,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开发创新实验项目,强化学生自主实验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实验教学评价办法。加强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机制。继续抓好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努力扩大参与面,提高获奖率,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我校“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平台,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
(八)建立健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
结合国家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积极推进校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要向社会公布各类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接受社会的监督检查。
努力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管理。不断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教师岗位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严格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学校和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价工作,提高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分工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各有侧重”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反馈机制。
三、创新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九)以提高实效性为目标,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生管理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
(十)以完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为重点,积极营造优良学风
坚持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导向,完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构筑多元发展平台,通过组织各类活动、竞赛、评比,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充分利用始业教育、形势政策课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学习规划与成才规划。出台《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关于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实施办法》,通过强化课内外管理、健全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管理。进一步优化各项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国(境)外大学的学习与交流活动。
创新学生公寓管理体系,努力推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书院制改革,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社会融通能力的协调发展。通过学生进书院、队伍进书院、事务进书院、办公进书院、文化进书院、导师进书院、活动进书院,促进师生更密切、教育更贴近、服务更到位、指导更深入,形成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服务。
(十一)加强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不断拓展学生健康发展空间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互动机制。着力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通过“三位一体”、“单招单考”、“定向招生”等扩大选拔途径的方式,选拔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考生。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多管齐下,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育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十二)积极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好各级各类评优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优良教风。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首要标准,积极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制。
(十三)努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途径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加强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建设。充分依托学科平台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发挥高水平教师在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各学院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进行课程进修,争取在近五年内有10%的教师有国外课程进修经历。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参加工程实践、教学实践、项目开发和科技服务,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师访学、进修、培训的考核制度,将教师的访学、进修、培训经历与工作业绩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聘的重要条件。出国进修3个月及以上的教师应开设双语教学课程。35周岁及以下青年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一般应有半年及以上的社会实践经历。
(十四)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适应现代大学要求的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使用、培养、晋升、待遇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他们安心管理工作。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开展与国内外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考察、交流和研修。
五、加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全面支撑
(十五)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必须协同,要努力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的稳定机制。要激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要倡导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引导教师自觉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要完善科研评价办法,在评价指标中努力体现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十六)建立学科建设支持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
学科支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人才培养是学科组织的中心工作。要把学科优势转换成专业优势,把学科特色转化成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学校把学科对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作为评价学科建设工作的首要指标。
学科组织应承担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项任务,包括专业建设的组织与协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修)订、课程建设和其他各类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等。
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保障体系
(十七)切实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学校每学期召开1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学期召开本科教学专题会议,听取本科教学工作专题报告,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级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实行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制,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召开3次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十八)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
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教学咨询、评价和决策中的作用。推进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学分制实现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
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扩大学院在教学资源使用、教学津贴分配、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发挥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鼓励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开设新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课程,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师培养,开展跨学院的教学合作。
(十九)加大教学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多渠道筹措经费,形成全校统筹、多元投入的经费投入机制。在经费预算中优先安排本科教学经费,确保四项教学经费中生均经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高于全省同类高校的平均水平。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方式,向主要学科门类、主干专业群和优势特色专业倾斜。统筹协调中央专项经费、省财专项经费、市财专项经费和校拨经费,重点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设备投入。实施教学工作专项资助计划,保证“优势特色专业培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等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十)完善教学考评与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教师分类评价和分类管理办法
继续完善课程教学质量测评办法,提高测评的科学性、合理性。结合我校实际,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确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并综合考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的教师业绩考核体系,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质和量在教师业绩评估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育人成果的等效评价机制,真正实现教学成果奖项、教研教改项目、精品课程等在职称职务晋升、业绩考核、津贴分配中与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同值等效。
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师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办法,在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上,设立“教学为主型”申报类型。在教师系列职称晋升上,建立教学业务水平专项考核制度,要求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2014
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