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教研科

    教学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教学研究 >> 正文

    国际视野下在职教师培训的比较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基于四国个案及文献观察

    发布日期:2019-02-17    点击次数:

    本文由《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张妮 刘清堂 吴林静 张倩

    摘要

    在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中外文献,对在职教师培训的政策支持、典型案例、培训聚焦点及评价方法进行描述和比较,探索在职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等四国在职教师培训的政策支持略有不同;典型培训案例共同聚焦在技术融合、教学方案、协作能力和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在职教师培训的评价方法一般是问卷调查法、结构化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个人反思法,或基于以TPACK为代表的教师能力理论框架进行评价。在职教师培训助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在职教师培训也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最后,对在职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在职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国际视野;个案研究;文献观察;比较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0年,“国培计划”全面实施,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2018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我国将启动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2]。教育部于2018413日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3]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育对人类的发展和启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之一[4]。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来提高[5]。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6]。在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知识、技能和积极信念的良好途径[7],是教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被聘用到专业岗位后继续接受教育的过程[8],是提升教师知识水平和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9]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在职教师培训,并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培训体系和方法,同时也在不断地摸索和创新[6]。来自不同国家的在职教师培训既有共同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特点[810],既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许多学者对各国在职教师培训的实施和评价进行了研究[11-12],对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和综述,或是基于两、三个国家的在职教师培训进行了个案比较[71113]Inken2006年至2015年间国际上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了系统概述[14]Ome等学者分析了2013年至2015年间格鲁吉亚K-12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5]Bayrakci从政策和实践层面对日本和土耳其的在职教师培训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7]Tan等以两名新加坡华文教师为个案研究对象,探索混合学习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举措和成效[15] 

    然而,国内外目前关于在职教师培训方法综合比较的研究还相对有限,一些典型的在职教师培训案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尚未明晰。鉴于在职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本研究通过梳理中外文献,对在职教师培训的政策支持、典型案例、培训聚焦点及评价方法进行描述和比较,探索在职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策略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是PetticrewRoberts2006年提出的社会科学系统回顾的方法[16],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提炼研究问题;(2)确定关键词及检索数据库;(3)围绕研究问题,对文献进行深度检索;(4)确定符合研究需要的研究样本;(5)分析样本以回答研究问题。

    (二)数据来源

    针对研究目标和问题,研究小组界定搜索关键词为“TeacherTraining(教师培训)”,并选择Google Scholar和百度学术作为主要数据库,同时链接到Springer LinkWiley在线图书馆、Research GateEBSCO、、中国知网等影响力较大的数据库,检索到数百篇关于“Teacher Training(教师培训)”的论文,然后以“In-serviceTeacher Training(在职教师培训)”进行高级检索,获得41篇符合本研究需要的中英学术论文。鉴于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等四个国家向来较为重视在职教师培训,且已经形成了一些优秀案例,或是说在教师培训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本研究选取这四国的典型案例作为个案研究,结合文献观察,进行国际视野下在职教师培训的综合比较。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围绕在职教师培训的比较来进行。研究小组对检索到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仔细梳理和研读,从政策支持、典型培训案例、案例聚焦点、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来展开。最后将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和讨论,探讨在职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在职教师培训的比较

    (一)政策支持

    美国在职教师培训主要由联邦政府领导,高等教育机构、私营企业和非盈利组织联合支持,区域教育技术联盟和社区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服务。2000年,在新教育法案的指导下,美国联邦政府预计在三年内每年拨款10亿美元资助教师培训,用于建立全国性的培训课程和测评标准。各州、区负责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相关组织及媒体配合实施培训项目。美国教育联合会和几家著名教育组织协同建立了“21世纪教育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使用新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的教师。近些年,美国一些教育部门联合商业机构推出在线教师培训项目,如哈佛研究生院WIDE World教师培训项目、苹果公司设立的“21世纪教师工作室”以及IBM免费培训了部分地区的教师等[17-19]

    新加坡由国立教育学院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实施两种类型的在职教师培训:一种是提供科学、教学或教育文凭的硕士学位培训,培训学费由教育部支付;另一种是针对在职教师设置的课程培训,由教育部挑选教师参加非学历培训。新加坡对教师培训实行三级规划,首先采取扇形教师培训模式,然后将培训重点转移到“满足不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教师的不同需求”上,有效指导和支持ICT在教与学中的应用,最后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经验,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协作学习者,并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责任感的信息技术使用者。结合新加坡教育信息化规划,国立教育学院开展教师评估及提高项目,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采取不同的实施办法;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电子档案袋,帮助准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建立连接、展示自己、终身学习[1720]

    日本是较早实施在职教师培训的国家之一,有先进的培训理念,健全的制度保障和完善的组织保障[21]1949年颁布的《教育公务员特立法》明确规定,“教育公务员必须不断努力研究与提高修养,完成工作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提出从终身教育角度研究师资培养和研修制度问题,将终身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2]20世纪末修订的《教师改革计划》提出了关于鼓励教师在职参加长期社会体验的培训计划,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到一线中小学校,都成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建立了关于加强在职教师培训的完整组织体系[23]

    我国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4],开展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把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列为主要的培训内容和类别。2010年“国培计划”全面实施以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4年,教育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强调,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推进教师研修常态化发展[25]2018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从培训对象看,有校长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等;从培训组织形式看,有专题讲座与研讨、协同备课、案例评析、观摩名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此外,一些省市还形成了较成熟的培训模式,如陕西省实行的三级

    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培养省、市、县三级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三类骨干,分别对应组建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和教学能手工作站;辽宁省阜新市采用的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培训模式,以及大部分地区推行的专题教育社区[26]、名师工作室、网络专递课堂、视频会议专题研讨等多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研修模式。

    (二)典型在职教师培训案例

    1.美国Intel未来教育

    Intel未来教育(www.intel.com/education/teach)是一个帮助教师有效地将技术融入教学的“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它诞生于美国,但已成功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教师培训和学习中,包括越南、乌克兰、南非和中国等[27]

    学习与发展(Learn&Develop)是Intel未来教育的核心模块,拥有九种解决方案,为K-12教师和高校教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以K-12教学解决方案为例,Intel未来教育同时为K-12教师提供三类教学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以帮助世界各地的教师快速有效地将技术融入他们的课堂。教师可以免费学习和下载Intel教学必修课程,可以方便地访问E-learning资源并下载教学大纲。

    教学理念展示(Teaching IdeaShowcase)模块是Intel未来教育的一个特色支持,包括了将技术整合到课堂项目中的示范单元和教学计划的集合(图1)。展示的内容与各年龄段教学课程标准一致,并利用课程框架问题、真实的项目任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绩效评估促进教学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2.新加坡在职教师混合式培训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重视在职教师培训的国家之一[28],近年来为在职教师实施了较成功的混合式培训(Blended Training,简写为“BT”)。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相结合[29]。新加坡在职教师混合培训(BT)覆盖以下两种课程:(1)教师熟悉的常规课程,提高教师日常教学能力;(2)基于ICT的新兴课程,侧重于帮助教师解决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与ICT结合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新加坡在职教师混合培训通常包括两周的面授(第一周和最后一周)和大约五周的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在第一周的面授中,教师在专家引领下进行课程学习和观摩,之后主动参与在线论坛,进行主题讨论和开放性讨论,并通过Facebook等非正式的社交媒体进行个人反思[15],在最后一周的面授中进行集体性反思和培训总结。

    3.日本在职教师终身培训

    日本建有许多地方性的教育中心,专门为在职教师提供终身培训(Lifelong Training,简写为“LT”)服务,包括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两部分,如表1。基础培训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来规划学习课程,适用于所有教学人员(小学、初中/高中和特殊班级的教师、幼儿园教师)。如果某教师即将被提升为副校长或校长,则必须参加新校长培训。相比于基础培训,专业培训涵盖了特定学科或学科领域的各种高级课程[7],还有和教学管理、学生辅导、职业指导、教学技能及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专业培训适用于一些专业能力突出且拥有一定技术特长的骨干教师,对于参加专业培训的教师没有工作年限的硬性规定。

    4.中国教师工作坊

    教师工作坊由坊主、辅导教师、观察教师和被观察教师等四种角色组成[30],不同角色分工不同,互相协作,构成了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共同体。为了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2014年,我国教育部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25]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坊的作用,组建跨校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开展研修。本研究团队先后对陕西安康、辽宁阜新和湖北孝感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基于教师工作坊的教师培训已经有了较突出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面向学科主题的教师工作坊活动流程如图2。坊主一般由区域研修员来担任,以中小学学科类别进行分类,其任务是针对常规教学提炼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序列,指导坊员完成活动任务。辅导教师协助坊主设计活动序列,选择教学情境,带领工作坊教师开展各种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分享和解决研修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再重新开展研修活动,再进行反思与总结。面向学科主题的教师工作坊中,坊主的任务是提炼活动,辅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辅助被观察教师完成活动任务,而观察教师在帮助被观察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和改进教学流程的同时,也会收获很多相关的教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工作坊不止有一线教师参加,还有该领域专家、学者和学科骨干等多元化群体参与[30]

    (三)典型培训案例的聚焦点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发现,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等四国的典型在职教师培训案例的对象主要是K-12教师。此外,Intel未来教育还关注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日本在职教师终身培训对象还包括职业技术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培训聚焦点方面,Intel未来教育、混合式培训及教师工作坊侧重于提升教师的技术意识,帮助教师有效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同时,混合式培训和教师工作坊还致力于改善教师的合作和反思。

    1.技术融合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技术融合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Intel未来教育、在职教师混合式培训和教师工作坊关注教师的技术融合能力。帮助教师主动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技能等新技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是未来教师培训的走向[3]。教师必须具备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检索优质网络资源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融合,以及积极主动参加网络培训和实施在线教学。当前,国际上一些培训方法嵌入了自我调节学习策略,旨在促进教师自身的技术水平,并改善教学实践[27]

    2.教学方案

    教学解决方案是教师在职培训的聚焦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目标[5]Lewis等学者提出了改进教学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持,包括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边实践边学习的机会和高等教育经历[31]。教学标准通常被看作是提升教学专业水平的机制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参考依据[32]。教师不仅要掌握最新的教学标准,还要学习一些有用的教学解决方案。在职教师培训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如教学设计、管理、实施和评价方法等。

    3.协作能力

    随着教学问题的不断涌现,协作能力是在职教师培训的主要聚焦点之一。培训过程中,教师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分享思想和教学资源。通过组织各种主题讨论,教师们感受到支持性协作的多重便利,不但能够了解其他教师的长处,认识到孤军奋战的局限性,还能在教师学习社区中进行知识建构,从而体验到更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33]。例如,在教师工作坊中,教师为解决某一个从实践中发现的真实问题而形成学习共同体,以同侪互助策略为基础,进行主题讨论、分享观点、建构新知,进而应用到实践教学中[34]

    4.教学反思

    在职教师参与培训是一个学习新知、解决问题、分享改进、能力提升的过程。通过培训,教师可以反思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调整教学问题,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能力。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识别教学情境中的重要问题,明确对应的解决方案;(2)基于教学、学习观念和原则,建立课堂表征与互动的关系;(3)善于运用情境知识进行推理;(4)联系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人们可能会质疑以上四种在职教师培训的聚焦点,认为技术融合、教学解决方案、协作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应该是师范生在校期间或是参加职前教育时学习的内容。Darling-Hammond对国际上拥有完善的教师发展系统的地区进行了教师教育方面的系统调查,建议所有教师都应该用两年时间攻读教育教学方面的硕士学位,进行强效的学科教学知识储备,将研究与实践融为一体[35]。近年来,澳大利亚特别重视教师预备培养,教师在成为在职教师之前必须参加职前教师培养项目。虽然接受了系统的职前教育,在职教师在任职期间总是会面临一些新问题,因此,在职教师培训有必要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来确保教师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

    (四)评价方法

    大众对在职教师培训的期望使其成效受到广泛关注。成功的在职教师培训应包括两个方面:(1)教师应积极参与培训过程;(2)在职培训应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合作、互动的能力[36]。此外,还应验证这些培训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业成绩。许多学者探索了在职教师培训的评价方法。一般来说,问卷调查是检验培训效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结构化访谈也是评估培训有效性的常规方法[37]。此外,也有学者通过课堂观察和测量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培训的效果,而教师个人反思往往有助于分析教师培训的有

    效性和教师满意度。

    国际上一些成熟的理论框架为在职教师培训评估提供了支持。终身学习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es for Lifeiong Learnin)旨在为支持会员国促进所有年龄段学习群体的发展关键能力而提供欧洲水平的参考标准[38]。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UNESCO2008a2008b2008c)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在职教师培训,将信息和通信技术纳入教学和学习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改进教师实践[39-41]TPACK强调将技术知识(TK)、教学知识(PK)和内容知识(CK)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另一基本评价标准[42]Deng等学者研究了教师TPACK能力调查如何更好地为检验教师培训效果服务,以及如何测量教师对学科主题的认知程度[43]。由于在职教师培训过程涉及太多因素,单一的评价方法往往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整合几种评价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评价。

    四、在职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启示

    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正在从参加课程培训逐步向终身学习和持续学习转变。在当今的知识社会,在职教师培训已经被视为一个常态化的过程,甚至被视为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36]。在职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在职教师培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这将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的学业进步,从而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在职教师培训将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提升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在职培训,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提供明确的导向,引导教师如何将新的知识技能融入到教学实践中[44]

    在职教师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助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导致了管理者很难辨别哪种方法更加符合本区域或本校教师的发展需求[27];第二,部分地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教师积极性不高,培训时间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工学矛盾突出,培训质量低下,培训效果难以测量。第三,从长远来看,有限的技术运用能力可能会阻碍部分教师参加网络培训,从而使得网络培训难以常态化发展。

    (二)策略

    鉴于在职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本研究为在职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教育管理者和培训组织者应根据培训目标、教师实际需求,及教师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来选择培训形式和培训主题;第二,开发更多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课程,包括教学技能、学科知识、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应用、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支持等;第三,开发和优化支持在线培训、资源共享、知识建构及个人反思的在职教师培训平台,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加强平台资源管理、分配和利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第四,完善激励机制,例如颁发荣誉证书,与教师职称评职、绩效考核挂钩,做好继续教育学分认定等,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促进在职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研究人员和教学专家应该设计更科学的课堂观察量表来评价对比在职教师参加培训前后的教学质量,开发教师培训绩效测评工具,监测培训过程,记录过程性数据,优化培训效果。

    (三)结语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助推信息化建设步伐,“互联网+教育”的先进理念将得到积极贯彻,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将成为今后在职教师培训的宗旨和方向。新时代下,国际视野下在职教师培训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研修新模式。推广和普及网络研修,充分利用教育大数据视角下的网络学习空间汇聚推广优秀教学案例,实现“教师培训”真正向“教师研修”转变,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在职教师培训今后努力的方向。

     

    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2017年度项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编号:MCM2017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学习资源深度聚合及个性化服务机制研究”(编号:71704062);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互联网+精准教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7ACA105)。

    作者简介:张妮,博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刘清堂,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本文通讯作者;吴林静,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版权所有: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900号 | 电话:0575-88345054 | 版权所有: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教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