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学生感悟分享
(一)老师讲解原理与案例
张丽芳老师和曾艳老师重点讲解染色体的内容和高通量测序的技术,对于这些新奇的知识,张老师循循善诱,引导着我们一步步展开摸索:从介绍遗传学的历史发展,到学习染色体制备的原理与方法,最后分享许多染色体引发的遗传病案例,打开了我们探索基因的微小世界。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生物安全和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遗传学未来发展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前景。此外,曾老师嘱咐我们如何去自主地学习,如何改变学习方法与学习观念,为理论学习注入全新的动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吕炳瑶)
(二)学生成果汇报与分享
老师给我们一个星期充分的准备时间,去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汇报与分享,在此期间,我经历了从刚开始对于新知识的生涩难懂到逐渐学会融会贯通以及从制作PPT的不知所措到逐渐打磨精通的艰难历程,经过日夜鏖战,我们也是啃下了高通量测序的“硬骨头”。最后的成果展示也受到了老师的指导与肯定,甚至在我们与老师的辩论中得到了新的理解,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惊喜与意外。(朱佳怡)
(三)熟悉实验过程与仪器
在见习的第一天,老师便带领着我们走进染色体的核型制备与显带操作,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实验的一整个流程以及每一部分需要细致留意的操作规范。我们看到了离心机的操作使用,自动制片机的温度与湿度的调控,学到到采血接种的无菌化处理,以及加入液体的量的配制与加量准确。当然老师也说明该实验的核心在于变量的控制与把握,在这一部分我们充分的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一定的误差与可变性。制完片后,我们的G显带而在我们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显带分析着实是最艰难的部分,要分清楚并配对每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与显带深度,是需要强大的注意力与洞察水平的。(徐佳)
(四)自行实验设计与操作
在见习的第二周时,我们就上周的实验展开自己的探究以及自行设计变量。我们利用不同溶液进行比对,在计算好溶液配制所需的量的基础上,我们严格进行控制变量,谨记张老师上周提到的每一步实验操作与规范,加之我们四人对每一步操作的相互提醒,对每一个疑点的停留讨论,才让实验从外周血的制备到染色的过程秉持一致与同步,极大可能的减少技术错误与主观影响。但好巧不巧的是,我们最后的结果却并未在预期之中,对此我们也是不断寻找网上的资料,进行深刻的讨论与分析,甚至进行后续进一步改进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真正明白了科学实验是需要冷静的思维和强大的动手能力的结合,只有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能保证最大化的不出错。(冯夏薇)
(五)参观实验室及其设备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科技前沿的知识,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目前研究所的实验室及其设备,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为我们讲解相关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些实验室,我们参观了产筛操作间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实验室,产筛机器已经能自主加样、分析和检测结果,全自动的仪器令我们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张丽芳老师还从另一个就业观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令我们醍醐灌顶,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自动化技术盛行的今天,我们自身又该如何调整与改变,增强自身竞争力,以至不被科技时代所淘汰,这对我们的职业规划与未来发展也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必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为我国的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吕炳瑶)
(六)临床门诊经历
在这次的门诊见习中,我学到了系统的遗传病的咨询流程,首先医生会进行现症分析,会对病人的生育史、家族遗传史、年龄以及居住地区进行询问;下一步是根据采集到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诊断等等;接着就是根据得到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经验采取适当的产前诊断方法。临床医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全科医生,需要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病人各种各样的症状,也能提高病患对我们的信任度。由于医学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比较快,医生也要与时俱进,需要对目前的前沿技术牢牢把握,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咨询服务。
医生除了需要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其对病人及其家属有适当的人文关怀。在咨询时保持良好的态度和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微笑有时就可以恰当的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除了考虑患者自身情况应该采取的诊疗手段,也可以适当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
在为病人提供遗传咨询的空闲之余,张丽芳老师也会耐心地向我们分析病人的情况,为我们答疑解惑,遇到这么认真负责的老师真是我莫大的幸运!
通过这次见习也使我明白作为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生肩上负有的重大责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的实践才刚刚起步,经验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慢慢积累,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病患。(朱佳怡)